昆德拉生前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榜单上的热门作家之一。他生于1929年的捷克斯洛伐克,1975年移居法国。直到2019年,他才又一次重新成为捷克公民。昆德拉在中国也同样享有盛誉,影响了一代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玩笑》《小说的艺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就被译介到中国,并掀起了一波翻译、阅读、模仿、崇拜的热潮。尤其是他著名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成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精神之书”。莫言、余华、王安忆、毕飞宇这些日后的大作家都曾是昆德拉的忠实读者。进入21世纪,中文世界对于昆德拉的热情不减。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再度推出了米兰·昆德拉作品的新版本,以及昆德拉的首部图文传记《寻找米兰·昆德拉》。
在文学世界里,昆德拉的小说和对虚构艺术的分析(诸如《小说的艺术》)无限向全球读者敞开怀抱,在一波波的或喜爱或批判的声音中不断焕发着新的前瞻性与生命力;而在现实世界中,昆德拉不爱拍照片,也很少抛头露面,他几乎将自己的生活完全隐藏起来,做一个沉默而神秘的“文学隐士”……
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迷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都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这样的时刻使我感到,历史总是喜欢开怀大笑的。
人从来就想重写自己的传记,改变过去,抹去痕迹,抹去自己的,也抹去别人的,想遗忘的远不是那么简单。
我们唯一的自由,就是在痛苦悲伤和欢喜愉快之间作选择。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是我们注定的命运,千万不要把它当做是重担来背负,而应该知道如何从中得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