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塞球是一门正在消失的艺术吗?

在2018-19到2021-22三个赛季时间里,欧冠赛场上直塞球的数量锐减了50%。

根据FBref Data的定义,直塞球是“打穿对方后防线在敌后开阔地带找到队友的传球。”

这样的传球无疑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和较高的技术门槛,所以直塞球的数量一直以来都比较少,甚至在五大联赛中,场均直塞球数量甚至少于场均进球数。

参考下图可以看出,直塞球的数量在欧洲足坛呈明显下降趋势。下滑最严重的当属2019-20以及2020-21赛季。

虽然直塞球完成难度很大,但相比于其他助攻方式,效率还是相当可观的。美国足球分析公司(American Soccer Analysis)的一份报告量化了直塞球的进球转化率——达到了32%,是所有助攻方式中最高的(其次是倒三角传球,为25%)。

原因之一是清道夫型门将的盛行。越来越多的门将不再蹲守门前,他们会及时破坏掉对方的身后球。

VAR的引入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反越位高手们会发现想要捞到机会越来越难了,因为每次越位就相当于进攻失误,所以越来越多的锋线球员选择减少冒险的次数。

此外还有防守质量的整体提高。欧洲主流联赛球队较之以往更讲究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保持防守的紧凑性。直接打透对方防线越来越难,各队倾向于利用球场宽度实施打击,这也解释了边翼卫战术为何能再次盛行。

尤其在英超,各支球队都在边路大搞军备竞赛,几乎没有多少球队还在研究如何死磕中路。

Opta曾发布过一篇文章指出,阿森纳是最善于在中路进攻三区创造机会的球队(46.3%),从下面枪手的机会创造路径图上可以看到,他们往肋部的分球非常多,同时兼有大量的中路三角传球。虽然重视中路进攻,但枪手并没有尝试太多的直塞球——这可以看做是足球这项运动的一种演化。

巴黎圣日耳曼,还有梅西。大巴黎(84次)是上赛季欧洲五大联赛中直塞球最多的球队,梅西(24次)更是全欧送出直塞球最多的球员。

比如下图,这是巴黎主场对阵圣埃蒂安的比赛,梅西从习惯靠右的位置送出一记精准的身后球直接找到了姆巴佩,后者得球后破门得分。请注意客队防线的站位——离球门足足有30码远。

梅西的这记助攻让人联想起凯恩在热刺反击中扮演的角色。上赛季,凯恩在送直塞球数量上高居英超第二(19次)。

以下片段来自热刺主场对阵布伦特福德,热刺后场夺回球权,球直接落在孙兴慜脚下,后者敲给凯恩。

雷吉隆在左边路大踏步前进,凯恩一脚精准的传球让西班牙后卫很舒服地拿到球。

凯恩的直塞还时常扮演最后一传的作用,比如贝尔温对莱斯特城的绝杀进球就来自凯恩的直传。

但凯恩最高光的一刻还是在伊蒂哈德那销魂一传。曼城前场紧逼防守(除了埃德森所有的球员都来到了热刺半场)。为了破解紧逼,本-戴维斯斜传找到了凯恩。

凯恩的精熟的双足能力决定了这次进攻的成败——他向前迎球后不停球直接直传找到了孙兴慜。

孙兴慜长驱直入,面对门将无私地将球分给库卢塞夫斯基,后者得分,热刺1-0领先。

凯恩绝大多数的直塞球都发生在运动战,而且是当他回撤拿球时。相对而言,布伦特福德的伊万-托尼(13次)是上赛季英超送出直塞球第五多的球员,他大多数的出球都来自定位球。

比如上赛季的英超揭幕战,由布伦特福德主场迎战阿森纳。枪手开球门球,在连续的空中对抗后,主队的奥涅卡头球点给托尼。注意观察托尼和姆贝乌莫的位置,他们随时可以转身直插对方身后。

果然,托尼半侧身送出直塞,姆贝乌莫获得单刀机会,可惜后者在射门时一脚踢偏。

还有布伦特福德主场迎战西汉姆联的比赛。布伦特福德界外球掷入进攻三区。姆贝乌莫顶在最前端,伺机转身直插禁区。

在客场对阵切尔西的比赛里,客队球门球大脚开到前场,托尼赢得了空中对抗,将球直接点给姆贝乌莫。

姆贝乌莫球卸得很丝滑,给了杰内尔特做第三人跑动的机会,姆贝乌莫将球交给托尼,后者再次送上斜直传。

直塞球可不单单是锋线赛季英超送出直塞球最多的球员是谁?红军的阿诺德。虽然名义上是右边后卫,但他从来不是一名“安分守己”的边后卫。

客场对阵沃特福德的比赛,阿诺德在右侧肋部区域持球。他抓住了对方左边后卫和左中卫之间的空当,一记精准的直塞找到了斜插的萨拉赫,后者拿球后形成单刀,可惜球被及时出击的本-福斯特破坏。

在红军英联杯第二回合战胜阿森纳的比赛里,阿诺德助攻若塔得分。这记传球与先前沃特福德那次截然不同,一般来说右脚球员很少使用类似的技术——首先这是一个高空长传,然后还不能用脚内侧来踢。

但阿诺德做到了,长传球的落点正好在阿森纳后防线与门将拉姆斯代尔之间。若塔拍马赶到,胸部停球后挑射轻松破门。

直塞球的衰落看起来不太应该——根据南丹麦大学的一项调查,他们引用了从1966年到2010年间历届男子世界杯足球赛的数据,结果显示,每分钟传球次数增长了35%。到2025年,他们预测每分钟的传球数会从1966年的10.7次和2019年的14.7次,大幅提高到16次以上。

不仅如此,上赛季英超在进攻三区的反抢次数再创新高。很多球队对高位压迫战术的理解和应用都十分纯熟了。英超对于高位压迫的使用从2012年的8%猛增至2021年的18%。

虽说直塞球这几年不受宠,但足球战术也是风水轮流转,说不定目前的战术潮流被研究透后,直塞球的风潮会再次兴起。

记得梅西最全能的19年,五项进攻数据全欧第一,领先幅度最大的就是直塞球,是第二名两倍多

只有梅西马儿丁丁魔笛这种大局观,视野顶级的喜欢传。梅西每场都能看看直塞球

直塞球对球员的要求非常高,首先是清楚大局观,只需要几秒甚至一秒不到就能准确确定自己队友的位置,其次是确定对方防守球员的位置关系,并且在这极短的时间里,大脑需要快速运转,找到一个空隙,这个空隙就是对手之间的一条缝,而这条缝就是这一脚直塞的终极奥义,所谓一脚打穿后防线,而且送出球的同时,还需要准确判断队友跑位时机,确保队友提速的过程刚好和球送出去的时间相差极小,防止越位,并且队友不用改变速度,很舒适的接到球,而且这系列操作和思考,只能在极短的几秒内作出判断,所以为什么直塞球被称为艺术,不仅仅是那一脚送出去的精妙,更是一个球员对足球和局势的理解

其实脚法顶级的球员确实变少了…老有些小朋友天天喊远古吹远古吹,这两天回看08,09的欧冠比赛,那会儿后卫出球,边卫传中,怎么看怎么舒服,就是利索,就是准。那会儿觉得这就是顶级球队首发球员应有的基本功。现在 动辄几千万小一亿买来的球员,老是有这样或那样的明显短板。脚法精湛同时视野开阔的中场球员也比当时少了,妙传妙塞自然也变少了

一方面因为战术的改革,VAR的介入,球员角色的变化让直塞的成功率越来越小。另一方面现代足球的球员开始往工厂化方向迈进,生产出太多同质化的球员,是为战术打法而设计出来的“产品”缺乏自由和想象力。

看微博有人争论足球界的艺术家和大师的区别。德布劳内只能被他们算在大师里,就是说球员水准高但风格不强。先别说这种对球员评价对不对。很多人对足球评价太功利了,包括莫名强调体系,忽视球员的个人能动性,内马尔脚下技术花被他们嗤之以鼻,我觉得他们就不配看球。直塞球绝对是观赏性很高的,意味着创造性也意味着冒险,足球场上需要球星的冒险。

确实大师越来越少了…还记得米兰有年欧冠打皇马…鲁伊科斯塔中路反击60米贴地直塞助攻舍瓦破门…现在这样的艺术家越来越少了

足球比赛越来越机械化,每个球员的跑动与传球像是机械的运作,许多战术边路传中倒三角等都有直接的模板,足球越来越死板,球员的个人能力被限制住了一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